我靠什么活着?
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多的问题,有人很好奇,我一直这样,那咋生活?毕竟是学技术的,一周左右还是有一千块左右的收益,但是毕竟学技术的,但是为长期毫无技术性的收益做到凌晨,是真的很乏味的一件事情。
和我聊得来的,也大多知道我现在的处境,也就不说了,至于为什么不跟家里讲,我只是不想让他们操心,罢了~ 也不想他们为我的事操心。就是这样。
只不过,我想说的是我并没有因此摆烂,我一直在学习,一直在做我该做的事情,我需要在烦躁乏味且没有方向的生活里坚定自己的脚步,正因为不知道路在哪,我觉得我需要持续的学习,Github上也有一直在做demo,持续的提交代码。
我其实也跑过一段时间美团。朋友一直在做顺丰和美团,长时间空闲我便也有了加入其中的想法。这相对于工作来说相对很轻松,没人管、想做什么那就做什么,也是相当自由了,头天跑单第二天就有收入,一天一两百其实也挺好的,不受人管教、自由度极高就是这行最幸福的事了,我认为。
我想可能我没有收入、我也可能会选择这份工作来“维持”我的生活,年轻时候多挣钱,这是无可厚非的,我不歧视这份工作,但是也得认清一件事“哪怕四十岁了,外卖还是照样能送。”可以收入微薄做自己想做的事,但是一定要为自己为家里争口气,一家人必定会出一个顶梁柱,我爹不行,我来。
谢谢这熬夜从B站里学来的,和那些人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。
卖了那三个月的青春
那天(3-2)突然萌生了想骑车的想法,可我买不起想买的摩托,也不知道在哪刷了个视频标题上出现的默认词汇“公路车”,于是即开始查找相关的信息。
一眼便喜欢上了,在抖音上逛了几天,最终选择了喜德盛的Rx200,毕竟我也只买得起这个价位的车,哈哈。拿车第一天,从龙泉骑回了双流,也是第一次上三十公里以上的自行车。第一次骑公路车,说实话很爽!速度感拉满、脚踏上的力量感简直就是精神好感的提升。
三个月骑行总里程其实也超过了一千公里,绿道5圈+、5.1劳动节四百公里回家骑行、日常代步。
速度的博弈、骑上车的一整个力量感、绿道上的速度博弈、30、40+的速度,总结一个字“爽”,我的下一个车它可能还是公路车。
青春岁月中,总会有风吹雨打的痕迹,我很喜欢它,可我也必须舍弃它,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。
有一个我还会回来,只是不是现在。
我其实很想和你说说话
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人或一些人在你的生命里留下痕迹,我也一样。
我很想、很想和你聊聊天,可我拙劣的语言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、与生俱来的自卑感,让我怕把这一切都搞砸。
逃离这里
这一个月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,最近我似乎也找到了答案。
我想现在也不用操心什么。就去受苦、去经历吧。
该剪头发了
头发已经长了,该剪头发了。